共绘疾病治疗与预防新蓝图 卫材中国受邀出席2024汇丰中国投资者高峰会

2024年11月16日,2024汇丰中国投资者高峰论坛会在上海成功召开。峰会聚焦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的最新趋势与创新发展,吸引了众多行业精英和投资者的目光。卫材中国副总裁兼卫材中国药业总经理周洋先生受邀出席峰会,并参与“引领疾病治疗和预防的未来”圆桌论坛的讨论。他围绕医药创新趋势、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的新突破以及技术革新对慢性疾病管理的影响等核心议题,分享了卫材中国的独到见解与前沿布局。

近年来,医药创新的焦点正逐渐从严肃医疗和癌症重疾治疗,转向更贴近民众日常生活的慢病和常见病治疗领域。这些领域,如糖尿病、老年退行性疾病和肥胖症等,广泛影响着人群健康,并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圆桌论坛上,周洋先生向与会嘉宾介绍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概念和目前的治疗手段。这类疾病通常与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逐渐退化有关,包括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等。他同时强调,卫材在神经退行性领域的创新研发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全球首个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病因的靶向药物仑卡奈单抗已获得美国FDA全票通过,并顺利获得中国药监局的审批且已经在中国成功上市,为中国和全球AD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方式和希望。

过去几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研发之所以难以取得突破,主要是因为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所以,会在药物研发发面针对不同的疾病致病因子、靶点等方向展开。仑卡奈单抗就是基于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而研发的药物,从源头阻止了脑中“灰尘”的沉积。

谈及卫材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布局,周洋透露,除了仑卡奈单抗外,卫材还在积极探索多条针对AD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不同发病机制的药物管线,旨在通过多元化的研发策略攻克这一医学难题。同时,卫材也将目光投向了跨疾病领域,如失眠治疗,持续追求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面对人工智能与远程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进步正在深刻改变慢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模式。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例,该疾病治疗中的一个痛点就是疾病筛查的不足和滞后。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卫材中国非常关注除了对民众早筛早检意识上的提升外,是否有AI的手段可以让检查更便捷、更高效。在治疗过程中,卫材中国始终致力于寻求更好的疾病和患者管理方式,以及不断地提高患者对于药物使用的依从性。例如,通过与镁信等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卫材中国正在与行业伙伴共同打造一个全面的生态圈,为患者提供全病程的线上化管理服务,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药物使用的依从性,让治疗过程更轻松、更简单。

卫材中国将神经科学领域视为其重点关注的治疗领域之一,并愿与社会各界携手共进,共同推动神经科学、肿瘤、消化等领域的新药开发与引进,为患者带来更高效、更贴心的解决方案,让更多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共同促进中国的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

卫材仑卡奈单抗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获得欧盟 CHMP 的肯定意见

卫材和渤健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已给出肯定意见,建议批准人源化抗可溶性聚集淀粉样蛋白-β(Aβ)单克隆抗体仑卡奈单抗上市,用于治疗经临床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AD)轻度认知障碍和轻度AD的非载脂蛋白Eε4(ApoEε4)或经证实的淀粉样蛋白病变杂合子成年患者。

卫材此前曾对CHMP于2024年7月给出的否定意见申请复审。根据欧洲药品管理局的监管程序,欧盟委员会预计将在收到CHMP积极意见后的67天内,依据该意见对仑卡奈单抗的上市许可申请(MAA)做出最终决定。

仑卡奈单抗可以选择性结合Aβ聚集体,特别是针对有毒的原纤维(同时也作用于Aβ斑块的主要成分——Aβ纤维),从而中和并清除大脑中的Aβ斑块。

目前,欧洲约有690万人受到AD的影响,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一数字预计到2050年将几乎翻倍。AD会随时间逐渐恶化,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为患者及其照护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对于能够减缓早期AD进展并减轻患者及社会整体负担的新治疗方案,存在着巨大的未满足需求。

仑卡奈单抗的全球开发和注册申请由卫材主导,而产品则由卫材和渤健共同商业化和推广。其中,卫材拥有最终决策权。

“卫材创新公司”入选AMED“制药初创企业强基计划”

卫材及其企业风险投资子公司–卫材创新公司(Eisai Innovation, Inc.)宣布,卫材创新公司已成功入选日本医疗研究开发机构(AMED)的“制药初创企业强基计划”,” 并被认定为“认可风险投资”。

该计划旨在解决新药研发过程中面临的大规模资金短缺问题,AMED通过认可专门从事新药研发并为商业化提供实际支持的风险投资人(VC),为初创企业的药品开发提供资助和支持。

卫材集团于2019年5月启动风险投资业务,旨在支持加速药物研发创新,并在痴呆症等领域建立生态系统平台。同时投资具有创新技术和服务能力的风险企业,并探索未来与这些企业合作的可能性。同年8月,卫材创新公司在美国成立,作为集团的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向契合卫材 “为患者福祉做贡献”目标的风险企业进行投资,重点关注具有战略意义的神经科学、肿瘤和全球健康等重要领域的前沿药物发现平台、新模式和生物技术。此外,集团还在一定程度上投资于有望出现重大创新的战略重要领域以外的药物研发技术。未来,作为已获得AMED认证的风投公司,集团将致力于为加强日本新药研发的风险投资生态系统做出更大贡献。

卫材与卫材创新公司,将凭借风险投资业务深化与学术界、新药研发企业和IT风险投资企业的灵活合作,共同开发针对未满足的高医疗需求的创新型新药研发,并与其它行业伙伴共筑一个旨在根除健康隐患、促进医疗公平的未来生态系统。

 

*本公司风险投资业务的更多相关信息,请参见以下链接:

https://www.eisai.co.jp/innovation/cvc/index.html

 

相关报道询问请联系:

卫材株式会社

公关部

电话:03-3817-5120

卫材中国携手镁信健康 共筑阿尔茨海默病多元支付新生态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一全球瞩目的盛会上,卫材中国于11月7日与镁信健康正式达成战略签约,成为其“一码直付——多元支付平台”的首批入驻企业。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标志着卫材中国在推动阿尔茨海默病(AD)创新药可及性、完善中国脑健康产业生态圈方面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作为全球领先的制药企业,卫材中国一直致力于将前沿的治疗方案引入中国,特别是针对阿尔茨海默病这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通过不断拓宽合作边界,卫材中国与镁信健康携手,旨在为患者打造一站式“防、筛、诊、治、护”的全方位疾病服务模式,让创新药更贴近患者需求,提升治疗可及性。

镁信健康,作为“医、药、险”生态模式的领航者,其推出的“一码直付·多元支付平台”是本次合作的核心亮点。该平台围绕患者找药、用药、支付的全链条,聚合了惠民保、商业医疗险、慈善赠药、自费患者药品支付计划(用药福利计划)以及金融分期等多种支付方式,为患者提供了一站式的多元支付综合解决方案。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平台首批即上线200多款新特药,其中就包括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药物,覆盖多个重大疾病领域。

卫材中国副总裁兼卫材中国药业总经理周洋先生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够成为镁信健康多元支付平台的首批合作伙伴。随着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的上市,我们不仅在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更通过与镁信健康的合作,积极推出‘脑安康守护计划’,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医疗和用药服务。这一平台将极大地提升患者对于创新药的获取能力,助力他们把握治疗的黄金窗口期,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镁信健康创始人、CEO张小栋先生也对此次合作寄予厚望:“非常欢迎卫材中国的加入,并成功入住平台。多年来,镁信健康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指引,持续构建共通共融的健康生态。未来,希望在这个开放、包容、创新的合作平台上,能与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携手推动创新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走近患者,让全球创新药的发展成果真正造福患者,助力药品的商业化路径更清晰。”

卫材中国与镁信健康的合作,选择加入镁信健康的“一码直付·多元支付平台”,是基于对行业趋势对患者切实需求的深刻洞察,亦是亲见平台为患者和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与安心。患者将能够更轻松地获取到创新药物,享受到从找药、用药到支付的一站式服务。同时,这种合作模式也将促进医药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为患者带来更加贴心、高效的医疗体验。

未来,卫材中国将继续携手镁信健康及更多社会力量,共同推动脑健康产业生态圈的壮大,致力于阿尔茨海默疾病的关口前移,帮助早期患者获得更加高效、精准的诊断和治疗,为减轻疾病负担、完善中国脑健康产业体系以及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多力量。

卫材中国与GE医疗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推动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发现和精准诊疗一体化

2024年11月7日,上海——在第七届进博会上,卫材中国与GE医疗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分别基于在神经学领域影像学和治疗新药的深厚积淀,聚焦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发现、精准诊疗和疗效评估,通过推动临床科研、完善临床诊疗路径、打通患者认知和就诊等多举措,共同探索AD精准诊疗一体化生态解决方案的临床应用,提升AD的早期发现和患者预后生活水平,造福患者。


• 推动科研进展:成立多中心研究项目,联合多家医院和科研机构,基于Aβ-PET和脑部MRI等技术,探索AD精准诊疗一体化的临床路径;共享科产学研合作数据和资源,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并定期组织学术交流,促进合作和经验分享。
• 完善临床诊疗:打造多学科诊疗团队和示范医院,推广诊疗一体化模式和成功经验,从而提升行业的疾病诊疗水平;成立神内-核医学专家组,携手推动行业制定统一的诊疗标准和指南,规范临床操作,提升全国AD诊疗一体化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
• 打通患者路径:着眼于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错位优势,针对重点医院,建立绿色通道,优化基于PET/CT、PET/MR、磁共振等影像诊断的可及性和可行性,优化诊疗流程,提高早期发现的诊疗效率和准确性。


2021年,我国现存AD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已接近1700万,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发病形势严峻。高患病率和低就诊率之下,带来的是人均年花费约13万元的高额社会经济负担。 这两年来,随着多款靶向治疗药物的问世,配合精准影像学诊断评估,早期发现、早诊早治早干预成为应对AD疾病挑战的重要手段。

GE医疗中国副总裁、影像业务总经理 陈金雷卫材中国副总裁、卫材中国药业总经理 周洋

    GE医疗是行业内拥有从药物合成、分子影像到AI+数字化全链条、核医学精准诊疗一体化方案的厂家,涵盖生产AD诊断核素的回旋加速器→合成AD诊断药物的化学合成仪→精准定量显像的PET/CT(如本届进博首发的全影像链数字化PET/CT MAX Apollo)→精准诊断、量化评估AD的Cortex lD神经系统精准诊断平台→疗效评估的系列核医学影像设备全链条分子影像产品。同时,通过GE医疗一体化Aβ PET显像方案,检测患者大脑皮层Aβ沉积程度,可提前10~15年发现AD病变可能。
卫材在AD领域拥有超过40年的药物研发经验。2023年,卫材携手渤健联合开发的仑卡奈单抗是针对AD病因的突破性靶向药物,可选择性地结合并消除可溶性的和不溶性的淀粉样Aβ聚集物,减缓AD患者的神经退行过程,是20年来首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完全批准的AD药物。本次参展进博会,GE医疗联合卫材中国首次展示了AD精准诊疗一体化生态解决方案,正是上述提及的GE医疗全链条分子影像产品,搭配卫材的仑卡奈单抗精准治疗药物。基于双方的本次合作,将为AD患者病症的早期介入治疗和预后生活质量带来福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卫材中国

卫材是一家以研究开发医药产品为主的跨国公司,始建于1941年。其海外分支机构、子公司和工厂分布于欧洲、美洲和亚洲各地,总资本达到44,986百万日元,全球员工数量超过10,000人。“hhc”是卫材的企业理念,取自“human health care(关心人类健康)”,我们将患者利益和公众健康放在首位,满足其多样化需求,为提升其福祉做出贡献。
卫材自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国,已形成了以卫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为资控管理,以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卫材(辽宁)制药有限公司、卫材(苏州)贸易有限公司、卫材(香港)有限公司为业务支撑的发展模式,并投资成立合资公司京颐卫享(上海)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时,企业形成以神经科学领域、肿瘤(特药)领域、消化肝病领域为重点领域,并拓展仿制药领域和互联网+医疗领域,十余种药品成功引进中国。

关于GE医疗

GE医疗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诊断药物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创新者,通过提供整合解决方案、服务、数据分析,使医院运营更高效、临床诊断更有效、治疗方法更精准、患者更健康和幸福。在服务患者和医疗机构的超过125年中,GE医疗持续推进个性化、互联互通和更富同理心的医疗关爱,同时简化患者诊疗流程。GE医疗的医学影像、超声、生命关爱和诊断药物业务覆盖从诊断、治疗到监护各环节的医疗关爱。GE医疗于2023年1月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公司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营收超196亿美元,全球51,000名员工同心共创无界的医疗关爱。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治疗药物 “注射用甲钴胺®25 毫克 “小瓶防光包装荣获 2024 年优秀设计奖

    卫材宣布,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治疗药物 “注射用甲钴胺®25 毫克”(通用名:甲钴胺)的防光瓶包装荣获了日本设计振兴协会颁发的2024年度优秀设计奖。

    该产品于2024年9月24日在日本获得批准,用于治疗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ALS)。它的活性成分是甲钴胺,是一种冻干制剂,在给药时溶解在溶剂中。甲钴胺遇光后化学性质不稳定,因此从分发/贮存到给药前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比通过在PET薄膜上沉积铝制成的常用阻光膜(铝沉积PET)更高水平的防光保护。不过,也有一定的可视性要求,例如在使用时能够目视确认小瓶内的药物,以及在用注射器抽取药物时能够看到针尖。 

    通过在镀铝PET上印制黑色图案,创造了具有高度避光功能的包装。虽然整个小瓶都被遮光包装所覆盖,但有一个可重新封口的窗口,可以看到里面的溶液,而且小瓶的瓶颈可以剥离。此外,为了保持较高的遮光能力,薄膜上没有增加穿孔。这样就解决了既要提高防光性又要保持可视性的矛盾问题,这也是此次评选中得到高度评价的地方。该包装是与 IL Pharma Packaging Co.(总部:爱知县)共同开发,两家公司同时获奖。

    卫材将神经病学视为重点治疗领域之一。作为一家“hhc”公司(human health care,关心人类健康),卫材致力于提供优质、易用的甲钴胺作为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新的治疗选择,进一步满足患者、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不同需求做出贡献。

 

媒体联络

卫材株式会社公共关系部

+81-(0)3-3817-5120

 

[编者注]

关于优秀设计奖

日本的一种设计评价和推广机制,最初于 1957 年作为 “优秀设计产品评选制度 “设立。作为一个由众多国内外公司和组织参与的全球性设计奖项,该奖项每年举办一次,旨在提高生活质量,利用设计解决社会问题和主题。象征该奖项的 “G 标志 “被公认为优秀设计的标志。

https://www.g-mark.org/en

卫材在美国FDA快速通道条件下完成滚动提交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仑卡奈单抗维持剂量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

卫材和渤健宣布,卫材已完成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滚动提交仑卡奈单抗(lecanemab-irmb)(美国商品名:LEQEMBI®,中国商品名:乐意保®)每周维持剂量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

该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是基于Clarity AD(研究301)开放标签扩展(OLE)的数据以及观察数据的建模。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该制剂将可用于在家庭或医疗机构中使用仑卡奈单抗,且注射过程预计平均耗时约15秒。作为正在审查的每周360毫克维持剂量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已完成每两周静脉注射(IV)起始阶段的患者将接受每周剂量给药,以维持有效药物浓度,从而持续清除高毒性的原纤维,即使在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已被清除后,这些原纤维仍可能继续造成神经元损伤。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个持续进行的神经毒性过程,始于斑块沉积之前,并在其后继续发展。数据表明,早期并持续的治疗即使在脑内斑块被清除后,亦可能延长治疗的益处。与静脉注射(IV)给药相比,这款皮下制剂(SC)将更便于患者及其护理人员使用,并可能减少去医院或输注点就诊以及接受护理的需求。除了可保持临床和生物标志物方面的益处外,皮下维持剂量给药对于患者及其护理人员而言可能更为方便,从而有助于治疗的持续进行。

仑卡奈单抗已在美国、日本、中国、韩国、中国香港、以色列、阿联酋和英国获得批准,并已向包括欧盟(EU)在内的10个国家和地区提交上市申请。2024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受理了静脉维持剂量(IV)的补充生物制剂许可申请(sBLA),PDUFA(处方药用户收费法案)的审评日期设定在 2025 年 1 月 25 日。

仑卡奈单抗的全球开发和注册申请由卫材主导,而产品则由卫材和渤健共同商业化和推广。其中,卫材拥有最终决策权。

四川大学卫材中国奖助学金捐赠签约暨2024年度颁奖仪式顺利举行

近日,四川大学卫材中国奖助学金捐赠签约暨2024年度颁奖仪式在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科瑞德会议室举行。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杨光、华西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章程、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项目部部长王汾雁及获奖学生代表、卫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材中国”)北中国准入部部长赵建君、北中国准入部中区大区经理夏瑞英出席签约和颁奖仪式。华西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章程主持本次活动。

合  影

赵建君在发言中表示,卫材是一家跨国制药企业,总部设立在日本东京,自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国,已形成以神经科学领域、肿瘤(特药)领域、消化肝病领域为重点领域,并积极拓展仿制药领域和互联网+医疗领域。卫材和中国医药高等院校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1972年,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米勒副校长与京子夫人一行访问日本卫材川岛公园,为卫材与中国的医药高等院校的友谊拉开了序幕。卫材中国自2000年以来持续支持中国的医药卫生高等教育事业,目前,在八所医药类高等院校设立了奖助学金,截至到2023年,获奖学生超过3180人,捐赠金额超过1070万元。卫材中国将继续支持中国的医药类高等教育事业,希望获奖学生们胸怀天下,学有所成,将来成为医药领域的栋梁之材。

签署捐赠协议

杨光代表基金会和院方对赵建君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卫材中国从2014年起已经连续10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药学院设立奖助学金,并继续在川大设立5年的奖助学金项目。卫材中国奖助学金帮助了医学院和药学院的优秀学生和困难学生安心的学习、开拓了视野,希望获奖的同学们能够胸怀感恩之心,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上更上一层楼。

颁奖

获奖学生代表,华西药学院2024级药剂学博士研究生叶芸霞,代表本年度所有获奖同学,向卫材中国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她表示,卫材中国奖助学金不仅是对我们过去学习成果的认可与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鼓舞与责任,它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科研道路上勇往直前。卫材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对中国医药教育的支持,这让我们倍感振奋与感动。在这份鼓励与支持下,我们更加坚定了投身医药事业的信念与热爱。作为医药专业的学生,我们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未来的道路虽充满挑战,但我们必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学识,不负卫材中国的关怀与厚望,努力成长为对社会和患者都有贡献的优秀医药人才。

从2014年开始,卫材中国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华西药学院设立卫材中国奖助学金项目,截至2024年,连续十年每年捐赠10万元人民币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和家庭困难但积极上进的本科生顺利完成学业,共计500名学生获得卫材中国奖助学金,祝贺所有在2024年度通过勤奋刻苦努力学习收获优异成绩和奖励的学生,期待他们继续努力、脚踏实地,积极投身中国的医药事业中。

卫材中国的企业理念是“hhc”(human health care,关心人类健康),目标是发展成为一家 “hhc理念+生态系统”(hhceco)的公司,以帮助人民从健康时期到生命终点都能够实现他们最充实的生活。

卫材中国在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第27届亚太区域会议上发出闪耀光芒

2024年10月25-27日,备受瞩目的2024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第27届亚太区域会议暨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年会正在古都西安举行。卫材中国携卫材海外专题会、AD(“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治疗创新论坛和AD科普公益展等内容亮相此次盛会,并获得极大行业关注和肯定。

图:会议照片

此次盛会由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ADI)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lzheimer’s Disease Chinese,ADC)携手主办,以“参与、合作、进步”为主题,搭建了一个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吸引了来自中国和国外的认知障碍领域专家、医生、护士、学生、养老服务人员、社会工作者与家庭照料者以及相关机构和团体的广泛参与。

作为此次盛会的重要参与者,卫材中国以卓越的创新实力和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为大会带来了两大亮点论坛和一项意义深远的公益展览。不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围绕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及相关认知障碍的研究前沿、热点、难点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分享了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在政策与社会服务领域、基础研究与临床领域方面,更是为与会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与启示,共同为攻克这一全球性健康挑战贡献智慧与力量。

图:会议照片

在海外专题论坛上,卫材中国分享了近期在AD治疗领域的最新发现,介绍了AD修饰疗法的最新进展,解读了抗Aβ治疗的长期研究数据,并分享了日本在抗Aβ临床治疗方面的实践经验。这些前沿成果不仅展示了卫材中国在AD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借鉴。

图:会议照片

在AD诊疗创新论坛上,卫材中国则聚焦于国内外AD临床与影像集的最新进展,探讨了中日AD精准诊断与治疗的新突破,分享了仑卡奈单抗在中国实践中的成功案例,以及各国早期AD诊疗现状及抗Aβ治疗的准备情况。此外,论坛还就ARIA管理中的多学科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与会者提供了更为全面、深入的AD诊疗知识与实践经验。

除了两大亮点论坛外,卫材中国还精心策划了AD科普公益展,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向参会人员普及AD相关知识。展览中,一个个鲜活的AD患者故事触动了人心,一件件卫材hhc活动展示了卫材中国在关爱AD患者方面的努力与成果。一张张留住记忆的美丽照片,以及一杯杯香浓的记忆咖啡,更是让参会人员在品味生活的同时,感受到了卫材中国对AD患者的深情厚谊。

图:卫材中国展台

为了更好地宣传AD科普活动,卫材中国还在展台区域特别搭建了AD大咖采访间。在会议特定时段和间隙,卫材中国特邀了多位知名专家和参会学者,围绕AD治疗的最新进展、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这些访谈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更多了解AD治疗领域的机会,也为卫材中国树立了更加积极、专业的品牌形象。

此次盛会上,卫材中国的精彩表现不仅赢得了与会者的广泛赞誉与认可,更为推动全球AD治疗领域的发展与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未来,卫材中国将继续秉承“hhc(human health care,关心人类健康)”的企业理念,致力于AD治疗领域的创新与突破,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与福音。

《桑榆未晚》–中国首部医患共创的阿尔茨海默病科普故事书亮相2024ADI亚太区域会议

在2024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第27届亚太区域会议期间,在卫材中国的展台上,AD(阿尔茨海默病)公益科普展和中国首部医患共创AD故事书悄然成为热点。

图:AD公益科普展台

AD公益科普展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向参会人员普及AD相关知识,一个个鲜活的AD患者故事触动了人心,一件件卫材hhc活动展示了卫材中国在关爱AD患者方面的努力与成果。一张张留住记忆的美丽照片,以及一杯杯香浓的记忆咖啡,更是让参会人员在品味生活的同时,感受到了AD患者的其实临床诊疗需求。